2010/11/23

十一月二十三日


來到這裡快滿三個月了,過了一個季。該再留下點心得。

先前發了篇極長抱怨文,好像法國虧欠我很多,而其實沒有哪個地方是絕對的天堂或地獄,我應該平衡報導。當然上次寫的都是事實,也的確惱人,但事情總有一體兩面。
法國人的確效率低落,東西常出包,愛擺爛的人也不少,但法國人卻這麼活過來了,且竟也能活得很好。就因為常常被迫停擺,我才有機會感覺生活不只是一連串等待打勾刪除的待辦事項,不一定非得用行程將自己填得滿滿。我一直習慣用一百分的時間做一百五十分的事,成功過也以此自傲,這是我第一次嘗試只做五十,且不對剩下的五十分空白抱有罪惡感。我的「浪費時間焦慮症候群」在這裡(暫時)被治癒了。

台北的便捷與效率也許少有都市可及,但我也知道那都是甚麼換來的。在台北看不到里昂這樣完整的舊市區,大得包括一個湖的公園,各形各色的博物館,甚至看不到藍天。在追求快速、繁榮的脈絡下,這些事物一個一個消失或者不被允許誕生,人們確實得到了他們追求的,卻也失去了必須失去的。再者,方便迅速的服務往往奠基於員工無償加班,全年無休的商店意味有人無法與親友共度佳節,我們習慣了犧牲,並以此作為某種交換,卻忘記這一切最初並不是這麼理所當然。

我想念滷味、刈包和麻辣鴨血,還有各式各樣的吃到飽,但回去以後我也將想念這裡的優格、乳酪、麵包和紅酒;我想念台灣溫暖的冬天,也喜歡這裡還適宜人類生存的夏。我喜歡這裡點杯啤酒就有好聽的音樂,喜歡小店裡不用花大錢也能買到創意,喜歡這裡的人有黑有白有黃但不見誰對誰投以異樣眼光。我想看見更多好的地方,將它們記得,不好的就九個月後毫不留戀說再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